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話說埔鹽

社區發展

瓦磘社區

社區簡介發展與營造之美地方特色

瓦磘(社區)村街道簡圖

 

*社區簡介:

      要瞭解風情民情,必先瞭解風土,才能知曉古風,古風是先人教化所集重要文化遺產,也是現代風俗根源。村民祖先都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故一切風俗習尚,仍沿襲中國傳統泉州府一帶習俗。但是現在由於社會蛻變,政府倡導改良,慢慢在飲食起居、婚姻、娛樂、服飾、喪禮,各地都已大同小異。
      本村未建廟以前一直借用張日先生公廳來奉祀,民國六十八年旅居高雄(社區)村民施錫攀先生發起建廟,得到叔父施燈樹(當時村長)大力配合,為了先解決廟地,兩人即召開施宅碧後裔族親大會,建議奉獻施宅碧祭祀公業座落光明段二一三八號等六筆土地共七百餘坪做為建廟用地,幸蒙施宅碧後裔子孫全力支持,借表慎終追遠孝思,並宏揚祖德,建廟後不但可把村內神明一起供奉,又可做為村民集會場所。獻地後即成立建廟委員會,公推村長施燈樹為主任委員,村民熱烈響應、踴躍捐款,民國六十九年正式啟基開工,民國七十一年歲末供奉諸神並請媽祖、安溪公為主神,造福眾生、護國祐民。翌年村中一些德高望重、熱心公益人士,首先爭取長青俱樂部建立,後經過多方努力,遂於隔年七月十四日正式成立埔鹽鄉老人會。
      瓦磘村位於員林大排南岸、本鄉北邊及彰化平原中央位置。未開發是一片荒野草地,「巴布薩」平埔族狩獵區。最先到達本村先民始施登曾,原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衙口鄉,偕同兄弟三人赴台灣打拼,先落腳於台南。其中二位留住台南,自己則於雍正初年輾轉到本村定居。雍正末年又有先民施宅碧、施宅都兩兄弟偕同鄉人翁允齋都住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石廈鄉一起到達本村。同一時期泉州府南安縣街尾鄉人張秀也來到本村,定居後三位同姓先人在本村東邊取同一字建築三塊厝,都座北向南施登曾居住上方稱「頂厝」,施宅碧居住中間稱「中塊厝」,施宅都居住下方稱「下厝」,再加上翁允齋「翁厝」,張秀「張厝」構成本(社區)村五大塊厝(小聚落)。
      這五位先祖父未定居前,就有何姓客家人先在本村鹿港溪南岸(現第一鄰北邊)築窯燒瓦,而逐漸發展成村,才取地名為「瓦磘」,以後施姓祖先集資購買何姓瓦磘繼續經營。
      施曾登最先到達瓦磘村墾植,擁有土地一百三十餘甲,瓦磘以東二公里遠達出水村都是他的土地,可以直達埔鹽埤分水汴,打通水圳都是自己土地,才稱「瓦磘溝」。瓦磘溝開鑿後本村土地變成北圳第一灌溉區,日治時代就把瓦磘土地編訂「五等則」水田,民國五十三年完成埔鹽埤農地重劃,適合農機操作,水利設施又很完善,所以有「穀倉」之稱,所以本村稻米產量最豐富,蔬菜次之,豌豆全省最有名,村民大部分是務農,勤奮善良、民情純樸。
(本單元內容摘錄自施見德著作之「探索埔鹽:埔鹽鄉史蹟源流」一書)

欣欣向榮的大樹象徵瓦磘;社區的成長
欣欣向榮的大樹象徵瓦磘;社區的成長
綠意盎然的瓦磘;公園,是社區成員休閒的好去處
將老舊兒童遊樂設施翻新、製作板陶裝飾、植樹綠美化的瓦磘公園,是社區成員休閒的好去處。
 

 

*發展與營造之美:

      民國八十二年村長施錫金、村民施水傳爭取興建埔鹽鄉老人會館於天清宮內。自老人會成立迄今,每年都舉辦老人聚餐、旅遊、運動競賽等等,不僅可以聯絡老人感情,更落實老人會成立宗旨。
      交通方面,清朝時鹿港溪(現員林大排水溝)水量充沛,當時可利用竹筏將村內農產品運到鹿港出售,回航時再採購生活物品回村內,主要交通是靠水運,因為那時候陸路都是崎嶇不平的牛車路。日治時代溪湖糖廠興建後,糖廠小火車自員林至鹿港都有營運行駛,瓦磘也是其中一個車站,到鹿港又可接駁到彰化,日治時代交通是以鐵路為主。接著開闢鄉路,再開闢員鹿路(縣道),未開闢員鹿路以前就有輕便車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再開闢彰水路,台灣光復後慢慢陸路就取代鐵路,重要道路(縣道或省道)旁興建政府機關、學校、商店......,又有客運行駛通過,地方就繁華起來,所以本村自從陸路取代鐵路後就日漸沒落。
      瓦磘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九十七年九月五日,由施正典擔任第 一屆理事長、第三屆理事長施伯翰、第四、五屆理事長施易昌,帶領社區理監事會及幹部、志工,也在村長大力協助下,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巷弄長照站,提供電話問安、供餐、健康促進等活動,服務村內長輩,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使之將讓瓦磘社區更具休憩的好去處。

埔鹽青春活力休閒步道入口
埔鹽青春活力休閒步道入口
設備良好的老人文康活動中心為社區內許多活動與會議不可或缺的場所
設備良好的老人文康活動中心為社區內許多活動與會議不可或缺的場所
 

                        

瓦磘公園為附近居民休憩的重要場所—台糖五分車火車頭及車廂    公園內種植波波草、增設欄杆、板陶裝飾、搖搖馬

*地方特色:

最後異動時間:2023-07-26 上午 11:34:13
TOP